地球日專題:ESG揭露如何幫助企業發現隱性風險?
每年4月22日,是全球企業與社會重新審視永續行動的「地球日」。在這個提醒我們關注氣候與環境議題的重要時刻,企業也應該重新思考:ESG資訊揭露,究竟是為了合規交差,還是為了守護自身的經營韌性?
根據金管會2023年《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.0》與2024年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S2氣候相關揭露的最新規範,ESG揭露已不僅是品牌形象或法遵義務,而是企業風險管理系統的延伸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:ESG揭露如何幫助企業提早發現潛在風險,從被動合規走向主動控管。
根據金管會2023年《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.0》與2024年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S2氣候相關揭露的最新規範,ESG揭露已不僅是品牌形象或法遵義務,而是企業風險管理系統的延伸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:ESG揭露如何幫助企業提早發現潛在風險,從被動合規走向主動控管。
1.ESG揭露的核心價值:不只是合規,更是風險管理
1.1 ESG揭露是利害關係人的風險說明書
近年來,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(金管會)與台灣證交所相繼推動永續資訊揭露政策,2025年起,所有上市櫃公司都須強制編製ESG報告書,並於每年8月底前完成申報。
然而,ESG揭露的真正價值,並不僅止於法規要求。
根據IFRS S2準則,企業在揭露永續資訊時,必須說明氣候風險與機會對企業未來現金流、資產價值與營運模式的可能影響,並非僅止於「做了什麼」。
換言之,ESG報告,其實就是企業的風險說明書。
然而,ESG揭露的真正價值,並不僅止於法規要求。
根據IFRS S2準則,企業在揭露永續資訊時,必須說明氣候風險與機會對企業未來現金流、資產價值與營運模式的可能影響,並非僅止於「做了什麼」。
換言之,ESG報告,其實就是企業的風險說明書。
1.2 揭露過程就是風險盤點過程
在永續資訊揭露的過程中,企業必須針對營運模式、供應鏈結構、社會責任與治理制度進行全面盤點,這個過程本身,就已是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。
根據金管會2023年發布的行動方案,未來金融機構與投資人將越來越重視ESG資訊的正確性、透明度與一致性,如果企業在揭露過程中發現數據缺口、治理風險或社會責任爭議,就能及早因應,避免危機擴大。
根據金管會2023年發布的行動方案,未來金融機構與投資人將越來越重視ESG資訊的正確性、透明度與一致性,如果企業在揭露過程中發現數據缺口、治理風險或社會責任爭議,就能及早因應,避免危機擴大。
圖片來源:FREEPIK
2. 三大隱性風險,ESG揭露幫你提前發現
2.1 氣候風險 × 財報衝擊
極端氣候與環境變遷,已經開始影響全球企業的財務表現。
透過ESG揭露,企業可以提前發現下列潛在風險:
透過ESG揭露,企業可以提前發現下列潛在風險:
- 原物料供應成本因氣候異常而上升
- 工廠與營運據點因天災停工
- 碳費、碳稅與環境政策成本增加
IFRS S2特別要求企業進行「氣候情境分析」,評估1.5°C、2°C等不同氣候路徑下的財務衝擊,讓企業可以把氣候風險數據化、財報化。
2.2 勞安與社會責任風險
許多企業在ESG揭露時,忽略了「S(社會)」面的潛在風險:
- 勞動權益與職場安全措施不足
- 供應鏈人權審查漏洞
- 社區關係與公益承諾流於形式
這些社會責任缺口,若未妥善揭露與改善,可能引發品牌信任危機、勞檢處分、合作終止等後果。
2.3 治理結構與投資評級風險
治理結構的不透明,也是企業在ESG揭露中最常被放大的風險:
- ESG責任歸屬不清
- 缺乏監督流程與稽核制度
- 永續資訊與財報數據不一致
根據金管會政策,未來重大訊息揭露制度將與永續資訊控管機制接軌,治理結構不明將直接影響投資人評價與放款評級。
圖片來源:FREEPIK
3. 企業該怎麼做?從揭露到風險控管的三步驟
3.1 導入風險評估與情境分析流程
財會部門應與ESG專責單位協作,建立:
- 風險評估模型:辨識企業營運相關的環境、社會、治理風險。如可使用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(SASB)推出的重大性地圖 (Materiality Map) ,找出影響企業財務狀況與營運績效的永續相關議題。
- 氣候情境分析:參考IFRS S2規範,進行氣候變遷路徑模擬與財務影響評估。如可使用綠色金融網絡(NGFS)的氣候情境分析工具 NGFS Scenarios,模擬未來企業面對氣候變遷可能的風險與潛在機會。
透過系統性流程,將ESG揭露從單純報告,轉變為企業風險管理工具。
3.2 確保ESG資訊與財報數據一致
ESG揭露的數據,應與企業財務報表資訊高度整合,避免資料分散與重複作業。
建議企業建立:
建議企業建立:
- ESG數據盤點表
- 財會與永續報告同步更新流程
- 定期資料稽核與版本控管機制
3.3 補強揭露盲區,避免漂綠風險
許多企業的ESG報告存在常見盲區,包括:
- 數據來源不明,缺乏驗證
- 社會面與治理面資料過於簡化
- 重大風險未揭露,或僅做空泛敘述
建議企業主動檢視報告內容,搭配第三方查核與內控機制,避免「漂綠」(Greenwashing)風險,確保資訊真實、透明且可查證。
* 參考資料來源:
SASB Materiality Map
NGFS Scenarios
圖片來源:FREEPIK
4. 結論
ESG揭露不是交差任務,而是企業風險管理的起點,當全球市場越來越重視永續表現,當法規將ESG資訊納入查核重點,企業唯有從內部建立可信的數據盤點與內控流程,才能在未來的市場與資本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。
與其等到被查核、被質疑,不如現在就開始建立你的ESG風險管理系統。
與其等到被查核、被質疑,不如現在就開始建立你的ESG風險管理系統。
你的企業是否已準備好迎接新的ESG挑戰?
耀風會計師事務所擁有豐富的ESG財務顧問經驗,可協助企業建立符合最新法規要求的永續報告框架,提供專業的ESG財務整合服務。
如果您對2025年ESG財報揭露有任何疑問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
如果您對2025年ESG財報揭露有任何疑問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